每当摘下眼镜,世界就变成一片模糊的油画,镜片厚度仿佛成了度数的“年轮”,记录着视力一年年的变化。
对于高度近视的伙伴来说,这不仅仅意味着需要佩戴更厚重的镜片,更意味着一种深层的担忧
⚠我的眼睛还健康吗?
高度近视不仅仅是“视力问题”,它背后的眼球结构性改变,潜藏着比普通人更高的健康风险。
什么是高度近视?
通常来说,近视度数>600度就被称为高度近视。与普通近视不同,高度近视是一种可能伴随眼底病变的眼病状态。
成年人正常眼轴长度为24mm左右,而高度近视的伙伴们通常眼轴长度大于26mm。这意味着眼球壁的各层组织都会相应变薄、变脆弱,从而更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。比如视网膜脱离、青光眼、飞蚊症等。
高度近视护眼“行动清单”
1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
控制用眼时间,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。每看20分钟屏幕,就望向20英尺(约6米)外的地方,休息20秒,远眺放松调节眼睛。
用眼光线要充足,不要在关灯的环境下刷手机。
2定期做全面眼检查
高度近视伙伴眼底相对脆弱,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,包括视力、眼压、眼底等检查,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病变风险。
3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
高度近视人群应避免拳击、跳水、蹦极等剧烈运动,以免撞击头部或眼部,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。
在定期检查眼底健康的情况下,可以选择动作幅度小、频率低、相对缓和的运动项目。
4警惕异常症状
如果眼前出现闪光感、飞蚊突然增加、视物变形、视野缺损等症状,可能是眼底病变的征兆,应立即就医检查。
5健康饮食
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、C、E、锌及叶黄素的食物,如深绿色蔬菜、胡萝卜、蓝莓、坚果等,有助于保护及延缓视网膜的缺血缺氧和退化。
6注意眼睛防晒
高度近视的眼球结构更为脆弱,视网膜对紫外线的防御能力也更差。眼睛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,会显著增加患上白内障、翼状胬肉等眼病的风险,甚至可能加剧黄斑病变的发生与发展。
紫外线较强的时候,可以用墨镜竖起一道“防晒屏障”。
上一篇:开学季,别忘了给眼睛“减减负”
连续五次收录福克斯年度医生
国际屈光外科学会(ISRS)会员
南非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学会基辛格纪念奖
拥有32年眼科临床经验
美国白内障屈光手术协会
国际屈光手术协会(ISRS)
26项发明专利[青光眼手术/葡萄膜炎/斜视/黄斑变性/结膜炎/视网膜病
德视佳眼科集团创始人
欧洲眼科医生导师
拥有35年眼科从业经历
白内障和屈光外科医生
拥有两项眼科手术专利
技术蔡司研讨会“优异演讲者”
拥有35年眼科临床经验
瑞典和欧洲科学委员会顾问
国际眼科组织的成员
多焦点晶体,ICL晶体植入(手术高度近视),激光和白内障手术的医生经验
同仁医院眼科博士
北京德视佳医疗副总监、主诊医生
中山大学中山眼科博士(眼科学)
德视佳眼科集团主诊医生
毕业于卢甘斯克州立医科大学
乌克兰眼科协会会员
曾参与瑞士SOE AAO会议
视网膜诊断,屈光手术方案制定(包含:近视,散光,白内障,老花),Yag手术等...
德视佳眼科全飞秒手术医生
上海手术机构屈光医生
蔡司全飞秒手术认证医师
北京华贸中心德视佳眼科主诊医师
扫一扫,关注官方公众号